郭家岗遗址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20/08/14
郭家岗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雷河镇官堰村郭家岗,是一处比较典型的以楚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于1980年发现,1989年、1990年进行了发掘。遗迹有房址、灰坑、井。出土遗物以陶质生活用器数量最多。该遗址文化层堆积厚1.5~2.0米,文化发展序列清楚,器物组合完整,是迄今发掘的诸多楚文化遗址所不能比拟的,对于楚文化陶器分期标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郭家岗遗址
时代
东周
所在地区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
级别批次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批准文号
国发[2013]13号
编号
7-0347-1-347
地理位置
雷河镇官堰村郭家岗
目录
1简介
2地理位置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郭家岗遗址位于宜城市雷河镇官堰村郭家岗自然村,坐落在一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条形的高台地上,东距楚皇城约14千米,西距蛮河2千米。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近120万平方米。
遗址于1980年发现,1989年、1990年武汉大学等单位进行了发掘。文化层堆积厚1.5~2.0米,包含物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井。灰坑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三种。井分布较密,一般直经为1.5米左右。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铜器等,以陶质生活用器数量最多。器形主要有鬲、罐、豆、盂、甗、壶等。遗址以东周文化遗存为主。
郭家岗遗址是一处比较典型的以楚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遗址地层堆积丰富,文化发展序列清楚,器物组合完整,是迄今发掘的诸多楚文化遗址所不能比拟的,对于楚文化陶器分期标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郭家岗遗址是一个东周时期的楚文化遗址,学术界总共发现各类楚文化墓葬数千座,但因为缺乏科学的地层学证据,一直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其分期和年代问题。
郭家岗遗址位于宜城市西约7公里处,西距蛮河2公里,东距"楚皇城"遗址约12公里。隶属湖北省宜城市雷河镇官堰村第二村民小组。遗址坐落在一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条形高台地上,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近120万平方米'八十年代初,宜城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发现该遗址,遗址保存状况良好,地面为农田。1989年,当地村民修水渠,水渠由东郭家岗遗址位置示意图向西穿越遗址。市博物馆的同志曾结合水利工程对遗址进行试掘。1990年9一12月,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和宜城市博物馆联合对郭家岗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此次发掘共开5只5米探方16个,发掘面积40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年代自周代一直持续到六朝时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郭家岗遗址
时代
东周
所在地区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
级别批次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批准文号
国发[2013]13号
编号
7-0347-1-347
地理位置
雷河镇官堰村郭家岗
目录
1简介
2地理位置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郭家岗遗址位于宜城市雷河镇官堰村郭家岗自然村,坐落在一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条形的高台地上,东距楚皇城约14千米,西距蛮河2千米。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近120万平方米。
遗址于1980年发现,1989年、1990年武汉大学等单位进行了发掘。文化层堆积厚1.5~2.0米,包含物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井。灰坑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三种。井分布较密,一般直经为1.5米左右。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铜器等,以陶质生活用器数量最多。器形主要有鬲、罐、豆、盂、甗、壶等。遗址以东周文化遗存为主。
郭家岗遗址是一处比较典型的以楚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遗址地层堆积丰富,文化发展序列清楚,器物组合完整,是迄今发掘的诸多楚文化遗址所不能比拟的,对于楚文化陶器分期标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郭家岗遗址是一个东周时期的楚文化遗址,学术界总共发现各类楚文化墓葬数千座,但因为缺乏科学的地层学证据,一直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其分期和年代问题。
郭家岗遗址位于宜城市西约7公里处,西距蛮河2公里,东距"楚皇城"遗址约12公里。隶属湖北省宜城市雷河镇官堰村第二村民小组。遗址坐落在一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条形高台地上,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近120万平方米'八十年代初,宜城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发现该遗址,遗址保存状况良好,地面为农田。1989年,当地村民修水渠,水渠由东郭家岗遗址位置示意图向西穿越遗址。市博物馆的同志曾结合水利工程对遗址进行试掘。1990年9一12月,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和宜城市博物馆联合对郭家岗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此次发掘共开5只5米探方16个,发掘面积40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年代自周代一直持续到六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