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垄文化遗址

苏家垄文化遗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1966年在开挖郑家河水库干渠时发现了该遗址,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家垄遗址是一处包括墓地、建筑基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考古发掘了一批曾国高等级墓葬,还发现了与墓地同期的大规模遗址及冶铜遗存,已发现3座炼铜炉,具体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中期之际。

苏家垄遗址至今已清理墓葬106座、车马坑2座,较大墓葬沿岗地脊顶排列,小墓则在两侧分布,年代上有由北向南渐晚的趋势,墓葬之间不见打破关系,反映了较为严谨的墓地布局。出土文物相当丰富,包括青铜器1000余件、玉器300余件、陶器400余件,是同时期器物研究的标型器。其中,青铜礼器多达500余件,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是探讨两周时期器用制度的极佳资料  。苏家垄遗址出土千余件青铜器,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有铭文的多达50余件。其中,两座大型墓出土四件"曾伯桼"壶,单壶铭文达161字,共644字,极其罕见。

苏家垄出土的曾侯仲子斿父九鼎、埋葬七车的车马坑,以及规模宏大的聚落等,暗示这里存在作为曾国都城的可能性 ,出土的"曾中斿父壶"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是新中国第一件在"国家名片"(邮票)上亮相的湖北出土文物。

2017年,苏家垄墓群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2018年1月16日,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传来好消息,湖北京山市苏家垄周代遗址等6个考古项目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苏家垄文化遗址

外文名称
Sujialong Cultural Property

地址
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罗兴村


发掘时间
1966年7月

历史时代
西周晚期

目录
1历史文化
2成绩
3考古新发现
4金道锡行
5曾国古都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鼎、豆和方壶都有曾中斿(音yóu,由)父自作器的铭文。文献记载,历史上有三个曾国:姓姒者有两个,一个在今山东峄县,一个在今河南柘城县北;第三个姓姬,在今湖北境内。宋代在安陆县发现了两个楚曾侯钟,这次在与安陆县相距不远的苏家垄发现了曾国青铜器群,它不仅证明在湖北境内确实有一个姓姬的曾国存在,而且这里是曾国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很可能是"楚曾侯钟"所记载的曾国都城西阳所在地。以前,安徽寿县出土的"曾姬无恤壶"和传世的"曾侯斿",记录了曾国和江、黄、楚等国的婚姻关系。苏家垄出土青铜器中,六件有曾国铭文,二件有黄国铭文,说明了在西周晚期曾国与黄国有着密切联系 。

西周晚期,青铜器的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青铜器的制造,主要是由周代王室和贵族所控制,为他们制造各种用具。苏家垄发现的这批青铜器,就是当时曾国贵族用来祭祀祖先和生活用的器具。例如:鼎、鬲、甗是烹煮炊器,豆是盛肉的,簋是盛饭的,方壶是盛酒的,盉是温酒的,盘和匜是盥洗用的。这些都是曾国贵族显示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苏家垄遗址出土的千余件青铜器,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有铭文的多达50余件,涉及诸多历史信息,为解开有关中国青铜时代"金道锡行"之谜提供了珍贵实证,令考古界震惊。其中,两座大型墓出土四件"曾伯桼"壶,单壶铭文达161字,共644字,极其罕见。该考古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高规格的陪葬品及铭文内容透露出"曾伯桼"可能为当地统治者或诸侯。

大家都熟悉曾侯乙,而根据年代,曾伯桼应该是曾侯乙早300年前的先祖。在曾伯桼墓葬中,多件铜器有铭文"曾伯桼","曾伯桼"壶铭文有"克逖淮夷"等重要内容。在他夫人的墓中,铜器上有"陔夫人芈克"等重要铭文。铭文之多,在春秋时期青铜器中极为罕见。

从铭文上看,曾伯桼自述的口吻是"为民父母",芈克能嫁给曾国统治者,在楚国地位也不低,推测不是公主就是贵族女儿。"陔夫人芈克"铭文簠是现今可见较早的反映曾国与早期楚国关系的考古实证。

折叠编辑本段成绩
1973年11月20日,邮电部决定发行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邮票一套共12枚。其中第10枚"曾中斿父壶"(面值10分)是新中国第一件在"国家名片"上亮相的湖北出土文物。"曾仲斿父壶"与司(后)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一同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1966年出土于湖北省京山市,同时出土了二件,现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巧合的是,第二件(套)在"国家名片"上亮相的湖北文物也是曾国文物,为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邮票于1987年12月10日发行。由此可见曾国在湖北文物中的份量。

2013年,京山市坪坝苏家垄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苏家垄墓群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古曾国遗址首次被纳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

2019年2月,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作为省级战略重点项目,被纳入湖北省《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3年)》。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展示、环境整治、安消防、标识导览系统以及展示馆(遗址博物馆)等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被列入综合考核体系。

苏家垄这批出土青铜器,分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市博物馆和京山市文化馆。部分实物参加过我国对外文物展览并摄入有关电影,在国内外广为颂传。其中一尊曾侯壶最为著名,壶身铭有"曾中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尊壶"铭文。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典雅优美,纹饰丰富流畅,展现了中国青铜器文化的神韵魅力,为中华青铜器文化的杰出代表。其铭文字样被多种文字学研究著作、书法字典收录。曾侯壶多次在国外展出,仅一次在德国展出的保险金额就达3000万马克,是国宝级文物。曾侯壶复制品陈放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京山曾侯壶与随州曾侯乙编钟和荆州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折叠编辑本段考古新发现
2018年1月1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北京举行,宣布湖北京山市苏家垄周代遗址等六项目当选"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苏家垄遗址入选主要理由是:出土千余件青铜器,有铭文的多达50余件,涉及诸多历史信息,为解开有关中国青铜时代"金道锡行"之谜提供珍贵实证。 苏家垄遗址是一处包括墓地、建筑基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考古发掘了一批曾国高等级墓葬,其中一座大墓墓主人或为曾国诸侯。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京山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于2016年至2017年联合对位于京山市坪坝镇苏家垄遗址实施考古工作,至今已清理墓葬106座、车马坑2座,较大墓葬沿岗地脊顶排列,小墓则在两侧分布,年代上有由北向南渐晚的趋势,墓葬之间不见打破关系,反映了较为严谨的墓地布局。墓葬保存完好,几乎没有被盗,出土文物相当丰富,包括青铜器1000余件、玉器300余件、陶器400余件,是同时期器物研究的标型器。其中,青铜礼器多达500余件,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是探讨两周时期器用制度的极佳资料。

苏家垄遗址出土的1000余件青铜器中,有铭文的多达50余件。其中,两座大型墓出土4件"曾伯桼"壶,单壶铭文达160字,共640字,极其罕见。

大型墓M7陪葬品规格最高,出土8个青铜鼎,另有青铜鬲、甗、簋、簠、壶、盘、匜等。八鼎包括5个升鼎、3个附耳鼎,分别与簋、簠搭配。多件铜器有铭文"曾伯桼",可知墓主人为"曾伯桼"。其五鼎四簋、三鼎四簠的组合,是春秋早中期高等级墓葬流行的多套礼器组合的最早实例。另一大型墓出土有3个鼎及多件其他青铜器、玉器,青铜簠上有"陔夫人芈克"等重要铭文,推测墓主人为曾伯桼夫人墓。"陔夫人芈克"铭文簠则是可见较早反映曾国与早期楚国关系的考古实证。

折叠编辑本段金道锡行
"'曾伯桼'青铜器群还发现与'金道锡行'相关重要信息,古人把铜当金,锡是铸造青铜必需的物质,金道锡行就是青铜之路。""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点评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称,青铜当是重要战略物资,但西周都城及周边并不产铜。一件藏于国家博物馆有"金道锡行"铭文的传世青铜器,指明先秦中国有一条"青铜之路",但因该器物出土地点不明,学界一直有争议。令人惊喜的是,苏家垄最新出土的"曾伯桼"青铜器群,与该器物比对,铭文均有"曾伯桼""克逖淮夷"等内容,印证"金道锡行"确实存在,对探讨早期中国青铜资源的流通及周王朝经营南方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苏家垄遗址发现约70万平方米铜矿炼渣遗迹,出土炼铜炉、铜锭等。这是考古界首次发现大规模曾国冶铜遗存,展现了青铜冶炼、生产、流通诸多环节。方勤称,铜绿山等南方产铜区的铜开采、冶炼后,经随枣走廊运到周王朝都城,这里应是沿线重要节点之一。

折叠编辑本段曾国古都
苏家垄周代遗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是一处包括墓地、建筑基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考古发掘了一批曾国高等级墓葬,还发现了与墓地同期的大规模遗址及冶铜遗存,已发现3座炼铜炉,具体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中期之际。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曾国一度非常强大,出土文物中"克逖淮夷"等铭文,印证了曾国控制淮夷(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史实。

苏家垄遗址是与叶家山、郭家庙、文峰塔和擂鼓墩等遗址点并存的曾国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建构了传世文献并不明确的曾国,并使之成为周代物质文化面貌最为明晰的诸侯国之一。墓地出土的曾侯仲子斿父九鼎、埋葬七车的车马坑,以及规模宏大的聚落等,暗示这里存在作为曾国都城的可能性。
  • 首页
  • 服务项目
  • 电话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