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遗址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金水区北、连霍高速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南隅,发现于1964年,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

大河村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河村遗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大河村遗址

地理位置
河南省郑州市

面积
400000 m²

时代
新石器时代

保护批次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文号
国发〔2001〕25号

序号/分类号
69/69

批准单位
国务院


遗址文化
仰韶、龙山和夏、商时期文化

类别
史前遗址

开馆时间
1986年

新馆开馆
2016年1月16日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

闭馆时间
周一闭馆

门票
免费

目录
1地理位置
2考古发掘
3出土器物
4传统技术
5遗址价值
6遗址公园
7参观信息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大河村遗址,地处河南省西南浅山区和丘陵与豫东大平原接壤地带,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国基路街道办事处大河村西南约1公里的漫坡土岗上。因岗上盛产棉花,当地群众称之为"花岗"。

该土岗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两面坡度较大,有一条西南-东北流向的古河道从遗址中部穿过,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分。遗址南距郑州市区6公里,北距贾鲁河2.5公里,距黄河7.5公里。

折叠编辑本段考古发掘
1972-2015年先后对大河村遗址进行了25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出土各类房基50余座、窖穴近500座、墓葬400余座,壕沟2条,出土陶、石、骨、蚌、角、玉质地的珍贵文物3600多件,各类标本20000余件。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来源于考古发掘,共计1945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2件(套),三级文物217件(套),一般文物1716件(套)。藏品中以仰韶文化彩陶最具特色,数量较多。其中彩陶双连壶、白衣彩陶钵、∽X纹彩陶罐是不可多得的原始艺术珍品。

折叠编辑本段出土器物
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可分为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其中陶器最多,最有代表性。仰韶和龙山时代居多。

彩陶双连壶

1972年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F1内出土。高20厘米,泥质红陶,红衣黑彩,器表满布平行线条图案。两壶并连,腹部相连处有一圆孔相通。壶两侧各附一耳,圆腹平底。它利用连通器原理将两个造型一样的壶体巧妙地连接在一起,造型别致,构思新颖,彩绘线条古朴流畅,风格独特,对研究原始社会的社会形态、生活习俗和制陶艺术有重要价值。

彩陶双连壶应为礼仪用品,可能是氏族部落结盟或重大礼仪活动时部落首领、长者对饮的酒具。用双连壶共饮盟誓,化干戈为玉帛,是和平、友好、平等的象征。

彩陶盆

2014年,在大河村遗址消防水池改造过程中出土。泥质红陶,侈口,仰折沿,圆唇,鼓腹,上腹微鼓,下腹急收,底部残失,经过修复。内壁和上腹部均施白衣。口沿饰以红彩直线纹、白彩弧形三角纹、红彩圆点纹、黑彩弧线纹等组成的八组对称的图案。腹部饰以黑彩月亮纹、弧形三角纹、圆点纹等组成的四组对称的图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在绘制陶器纹饰时已经采用对称等分的手法。

折叠编辑本段传统技术
在这件白衣彩陶盆的上腹部近口沿处有两对钻孔,这应该是古人在这件珍贵的彩陶盆出现裂缝之后,用"焗"的技术将其紧紧的固定好。这反映出在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存在"焗"这一传统技术。

这件白衣彩陶盆出土时盖在一个夹砂灰陶陶罐之上,其上还扣合有一个泥质红陶钵,因此推测其可能是作为瓮棺盖使用的。这样的瓮棺组合在大河村遗址出土的瓮棺中,十分华丽,推测墓主是一个富足之家夭亡的小孩。

白衣彩陶钵

泥质红陶,敛口,圆肩小平底,白衣涂红彩,肩部饰以三组相连的菱形、弧形、三角形和梳形几何图案,器身上饰以平行直线纹、弧边三角形、圆点和菱形等组成的图案。高21厘米,造型优美、色彩鲜艳,构图谨严,为少见的古代艺术珍品,反映了大河村彩陶的突出特点。

彩陶壶

泥质红陶,喇叭口,球腹,器表涂红衣,饰黑彩直线纹、斜线纹和圆点圆圈纹等,图案丰富,器型端庄、典雅,极具特色。

泥质灰陶红彩罐

红彩罐,大口、折沿、尖唇,深折腹,平底,沿面和折腹处均饰一周红彩,上腹部及靠近口沿处饰以由平行线、网纹及曲线纹组成的图案,不同纹饰的结合使整个造型简洁而雅致。

彩陶筒形罐

筒形罐,直口,垂直腹,器表磨光,口沿内侧绘红彩带状纹一周,腹部饰红彩平行带状纹四周,整个造型简洁明快,干净利落。

深腹彩陶盆

泥质红陶,盆腹用红彩绘有直线纹和水波纹,纹样活泼自然,清丽淡雅,妙趣横生,堪称史前绘画艺术的杰作。用途较广,既可存放食物、谷物,又可盛水洗涤。

泥质灰陶拍

高5.7厘米,最大直径8厘米,拍面菌状,呈球形,背部周边刺纹一周,柄部中空。

石铲

通体磨制,宽扁条状,圆弧单面刃,长19厘米,刃宽9.4厘米,背宽7.4厘米,厚1厘米,仰韶时代。

鹿角刮削器

鹿角加工而成,呈"L"形,横断面呈圆弧形。长12厘米,宽约6.5厘米。

折叠编辑本段遗址价值
大河村遗址,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考古重要发现之一,论面积之大、文化层堆积之厚、文化内涵之丰富、延续时间之长,是黄河流域数千处古遗址中的佼佼者。其重要价值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仰韶文化的时代标尺--仰韶文化堆积层

大河村遗址中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基本上是延续发展下来,时间长达3300多年,这是其他古代遗址所不及的。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直到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是郑州地区远古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为研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其中,仰韶文化延续2400年许,包含了仰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过程。共分七期,每期都有单独地层和各具特征的文化面貌,而且每期之间都有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发展演变关系。因此,大河村遗址的发掘和整理研究,为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区域划分和豫中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序列、分期及类型的划分,找到了一个尺度。用这个尺度可以把郑州地区所发掘的仰韶文化遗址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期排队,也可以把某一个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主要陶器,如鼎、钵、盆、碗等,用大河村仰韶文化陶器的发展演变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找到它在仰韶文化发展序列中的位置。

2.绚丽多姿的大河村彩陶

仰韶文化发现初期,曾一度称为彩陶文化,由此可见彩陶是仰韶文化最为醒目的标志,也是仰韶文化与我国其他新时期时代文化区别的显著特征之一。利用彩陶的发展规律和风格的不同,研究仰韶文化的分期和类型的划分及各类型的早晚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在20世纪50年度末和60年代初,我国考古工作者曾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受资料和研究水平的限制而被搁浅。而大河村仰韶文化彩陶的研究恰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大河村遗址中出土的彩陶数量极多,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在仰韶文化中独树一帜。其白衣彩陶、红衣彩陶和丰富多彩的图案类型、高超而娴熟的绘画手法、种类繁多的器物类型,标志着史前彩陶文化达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峰,也绘就了一幅史前文化欣欣向荣、高度发达的历史场景。

3.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彩陶上的星象图案

在大河村遗址中曾多次出土绘有天文星象图案的彩陶片,其重要性在于数量较多,内容丰富。经汇编整理,有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彗星纹、星座纹等多种图案。大河村先民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就经常不断地在生活、生产的实践中,观察认识和总结一些自然现象和变化规律。其中包括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太阳、月亮和星体的一些运行和变化,如一些陶钵上绘有三个月亮纹,反映了先民们已经认识到三个月为一季度的自然规律。另有一些陶钵上绘有12个太阳,反映了先民们已经产生"十二个月为一年"的概念。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花纹图案绘在一些陶器上,成为我国发现最早的天文学的资料。它比我国殷商时代甲骨文中有关天文学的资料记载,还早两千年左右。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片上的星象图案

4.卓越精湛的建筑技巧--F1-F9房基遗址

在大河村遗址中,已发现的各类遗址聚落形态完整,功能布局明确。房基、窖穴(灰坑)、陶窑、墓葬等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布局完整、工艺先进、保存完好,构成了在长达3000年时间内大河村遗址非常清晰的村落布局。尤其是出土的史前房基遗址,为世人惊叹。现博物馆内已进行保护展示的仰韶文化房基F1~F4,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居住基址。它们是一组两面坡式的排房建筑,"木骨整塑"而成,历经5000余年,仍保留有完整的平面布局和1米多高的墙壁,实属罕见。这组房基的出土,可能反映了中国北方传统民居建筑诞生阶段的基本形制,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探讨当时社会的组织结构以及婚姻、家庭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大河村仰韶文化第四期F26中发现的大型版筑柱础坑和用儿童奠基,也是仰韶文化不多见的。

5.吸纳融汇多种不同文化

大河村遗址中出土一些山东大汶口文化和湖北屈家岭文化的遗存,这为研究我国黄河中、下游与长江流域诸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了确凿的地层证据和实物资料,也是我国古代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见证。

总之,大河村遗址的发现和挖掘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和郑州地区仰韶文化发展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对探讨我国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这一漫长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折叠编辑本段遗址公园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远景规划是建设占地面积约811亩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星空下的村落"为主题,以博物馆陈列、遗址本体和考古发掘现场展示及场景复原为载体,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打造集遗址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城市休闲、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在中国较具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史前文化展示区,是一处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始文化展示、考古发掘与研究、生态景观复原、市民休闲等于一体的大型公共文化场所。正在进行遗址公园一期(占地230亩)的建设工作。

建成后的郑州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会为郑州市东北片区增添一处大型城市文化公园,也将会成为展示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必将丰富郑东新区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成为郑东新区对外文化宣传、展示和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上一篇:煤山遗址
  • 首页
  • 服务项目
  • 电话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