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姑墩铸铜遗址

师姑墩铸铜遗址位于安徽省铜陵县钟鸣镇,长江中下游三大古铜矿遗址内,长江干流南面的冲击平原区内,该区域以铜采冶为主,师姑墩遗址四周丘陵环绕与黄浒河直线距离两公里。 该遗址方圆7500平方米左右,分四处分布,每个区域相邻700米。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师姑墩铸铜遗址

位于
安徽省铜陵县钟鸣镇


年代
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时期



方圆
7500平方米左右

该遗址群相对独立于周边遗址,发现有陶器及一批与青铜有关的器物和铜冶炼原料等。初步推断师姑墩遗址为西周中晚期到春秋时期。

先商遗存的意外发现。在这一遗址的地层之下,考古人员又意外发现了陶器等遗存,据初步推测,这些遗存的时间早到商代初期甚至更早,晚到商末周初。

根据师姑墩遗址出土了的一批与青铜有关的器物、冶炼原料、铜器、小武器等物品可以推断,当时该区域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青铜冶铸工艺。商代遗存陶片上的地层出现了铜炼渣,著名考古学家、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认为,这很可能是我国考古学届第一次在长江南岸用科学的方法发现的铸铜痕迹。

青铜考古的有益线索。据考古人员介绍,师姑墩遗址从遗址高度、堆积形态、模式、主体文化来看与安徽同类遗址相比基本属中等偏大规模,证明铜陵在商代就已有人居住,由发现的铜矿料、燃料、铜渣等表明,该遗址涉及铜器冶铸的各个环节。

在遗址下方意外发现一批商代遗存,至少证明铜陵早在商代已有居民了。这样的一个普通村落的冶铸是否具有普遍性,考古人员表示,该遗址与周边30余处类似地点相比具有独特性,这样可以承担冶铸造铜器的村落是否承担着大区域内的冶铸重任,还是同时期中国社会铜器冶铸工艺都较为普及,这些为青铜考古提供的有益线索只有留待日后深入考证。

入选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入围项目。
上一篇:梅萨维德遗址
下一篇:碉楼遗址
  • 首页
  • 服务项目
  • 电话
  • 关于我们